中外谚语折射文化差异--之二

懒的久了~

应泡泡同志的要求,重新复习了一下,先写这些,还有一大部分是中外道德差异在谚语中的体现,内容比较多,放到之三(下一期)谈。

哈哈,上着班偷偷写着文章,思绪混乱,忘读者见谅~

1.反映宗教的原罪说:在英语中有一些关于罪的谚语,如Our sins and our debts are often more than we think.我们的罪和债远比我们想像的要多。而儒家则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因此也就出现了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的差别。基督坚持原罪说,《圣经·出埃及记》中有The sins of the fathers are visited upon the children.父辈的罪孽,会殃及子孙。中国的佛教则持佛性说,认为人的罪是由于逆境引起的恶意而犯下的,是难以饶恕的,所以有,天作孽,犹可为,自作孽,不可活。让人想到了95(?)狮城辩论赛的主题,善花是如何结出恶果的一问?铺展开来,我认为佛心佛面下,包裹的是什么?是恶的种子,一旦外界条件成熟,它便会生根发芽~因此便有了金庸笔下为叶二娘犯戒的玄慈,也有了红字中虔诚却因爱收到内心无尽自责的阿瑟神父了~有意思的是东西方文化对于罪的罚和对赎罪反省的宽恕却极其相似。基督教中,耶酥放逐亚当夏娃并令他们的后代永受疾苦,可是偏偏又出于怜悯派耶酥化为肉身,用自己的鲜血为代价洗涤人间的罪。佛教则讲求普渡众生,他在宣扬善恶到头终有报的同时,有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有点殊途同归的意味。


2.关于爱:这点好像各自的老祖先都颇有见识的剔除了各自遵循自然科学的谚语。佛讲究,爱是缘,万物皆由缘起,世事互为因果。而在西方谚语中也强调爱是相互的。Love begets love.爱产生爱。Love is the mother of love.爱是爱的母亲。英语中很讲究博爱,在西方社会提倡的“自由、平等、博爱”(freedom,equality and fraternity),这在中国的谚语中似乎就鲜见了。虽然孟子宣扬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其实也略带点无国界无边界的博爱思想,可是多数人从中看出的只是尊老爱幼罢了。


3.个人与集体:可能受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唯意志论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影响,西方文化在承认自然科学的同时也将自我的情感意志和个人本能无限放大了。于是英语中,Every man thinks his own geese swans.每个人都把自己的鹅想像成天鹅。Look after number one. 照顾自己。Self-preservation is the first law of nature.自我保护是自然第一法则。等等谚语充分证明了西方大片中的种种个人英雄主义行为实在不为怪。而相似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等自我标榜的谚语在中国是富含贬义的。同时,在东方文化宣扬“自我只是社会这个大棋盘上的一颗棋子,个人必须服从社会规矩,一切以社会和集体的利益为重。因此反映在谚语上总是先人后己,善待别人。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将心比心,便是佛心。提倡集体主义的谚语更是比比皆是,尤其在解放后,这种集体主义与共产主义的不谋而合。早一些爱国谚语也相映而出。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国泰民可安,国富民也强。这不仅是西方以自我为核心的思想与中国个人服从集体思想的碰撞,也是中西方国家人民对待统治的国家机器,对待统治者之间战争态度不同的侧面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