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不只是所谓落后,其内含的异域的民族特色和风情是独特的,是任何所谓高新的科技和发达的经济都无法取代的。我认为这是一笔财富,中国特有的民族财富,在家乡人民广场,见证了一把--略带民族味道的文化。
几盏灯,几张台,几个书、艺卖场,加上几座气垫游园,在市政大楼等几座标志性建筑合围的广场空地上演绎了夜市的文化。我喜欢那个盗版书摊,从华灯未启看到霓虹初上,而待转了一圈回来时,摊边已围满了人,在虫蛾飞舞的灯光下笃定闲情的畅游文字,而卖书的几个小青年,四人刚好一桌打起了扑克,挺有意思。最热闹的当属舞会了。几根绳在几辆自行车的辅助下围成一个大舞场,没有考究的地面,就依广场的大理石+水磨,没有绚丽的灯光,借着旁边大楼招牌闪烁的霓虹,一台录音机,几个功放音箱,加上几个中老年健身运动的官方组织批文,一个“简约而不简单”的舞场开张了。一张五角的门票便可以入场了。场中中老年居多,偶尔也能见几对初试舞姿的小年轻,场外则相反了,助威观看的则年龄较轻。场内外其实没有明显的界限,差别就在动静之分了。池中人或轻盈如燕,或身拙若鸭都享受着各自的快乐,并以此感染着观看的人们,吸引着更多人跃跃欲试地不如池中。临近结束前,总有一两曲新疆维吾尔族的乐曲,为广场舞会增添几分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鼓点响起,人们在乐曲的感染中纷纷步入池中,随意的挥舞起手臂跟着节拍曼舞。
如果有天生就擅长歌舞的民族,相信维吾尔族首当其冲。音乐中,不会的在仿效跟学,甚至圈外的围观者也不由跟着节拍舞动起手脚,而民族舞者则理科凸显出来。它们踩着鼓点,随意挥舞着手臂,转动着身体,配上时而经典的扭动脖子动作,任何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恰到好处,简直漂亮极了。男女的对跳也很有默契,尤其是男舞者,潇洒又不失阳刚,活泼透着苍劲,帅呆了。可惜的是待我发现如此妙境有心来学习两招时,已经收拾好行李准备离开了。于是第二日,专程带上相机等待着那经典的鼓乐,称之狂欢一点不为过。又想学又忙着拍,结果收获甚少。有幸拍的一段,灯光太暗了,效果不是很好。不管怎样,在这临走前最后一晚,终于等到了我所期待的,只可惜时光太匆匆,什么还没有开始已经结束。如今只有期待,明年暑假的再一次重逢了--我美丽的故乡,可爱的亲人,我的思念……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