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欧洲一日游

本来要参加图书馆年会的,怎料领导临时安排考查松江大学城为明年的同济人著作展搜集展览设计的创意,于是进行了号称“欧洲一日游”之旅。

亚历山大图书馆
亚历山大图书馆

大学城里高校林立,每所都有仿欧式风格的特色建筑,什么哥特式的尖,拜占庭式的顶,巴黎圣母院的钟楼,艾菲尔铁塔前的广场等等。所谓的欧洲原来是“泰晤士小镇”。

一进镇从门卫红色大衣开始了所谓英伦风格的红红绿绿。砖,墙,瓦,路,都由这些在中国人眼里土的不能再土的颜色组合成英格兰大格子和大色块,新修的教堂,考究的彩色玻璃和琉璃绘画,静静流淌的幽碧的河水,雕花的铁栏杆扶手,横跨河面的桥梁,仿古电车,沿河排开的商铺,远望去还似乎真有那么一点异域风情。德式的商业小街穿插在欧洲建筑群中,beer的招牌和各色的伯林熊的憨态中失色不少,而丘吉尔的塑像则突兀的矗立在街道的尽头,难道是为了再次提醒人们,“您在异乡,德国、英国或其他,总之不在国内了……” 往来的游人赞叹住户的情调和钱包,却不知空空的住房也在等待愿出高价转购的真正“明主”。于是,等待中,荒凉爬上了阳台,投影在空空房间的窗。其实国人仿制的水平远近闻名,千年古董尚可惟妙惟肖,相较而下,这英伦风情本就相差甚远了,更何况历史、文化的积淀又岂能是几双巧手所能仿来?而我认为,吸引我的东西大多不在于它的外表,而在于其饱含的历史和蕴藏的文化意义,加上本人一向对仿制(假冒的代名词)、微缩景观兴趣不大,正如这般的“欧洲游”,满眼红红绿绿却在心中苍白的可怜。

人们都说,去欧洲必看的是“宫保鸡丁”(宫,堡,基,顶)--归结一下就是建筑和宗教。而欧洲典型的建筑又与宗教、艺术以及艺术演变发展的时代背景休戚相关,如果将宗教和艺术从欧洲经典建筑中硬生生的割裂出来,那么建筑就真的只剩下一堆砖瓦石了。更何况 一些仿制品乎?当然,现代建筑另当别论。

fdys

我们参观的复旦大学的视觉艺术学院图书馆建筑就可称得上经典。远远望去,图书馆建筑半边全玻璃建筑,一坛碧水围绕,犹如一湾明亮的眼睛,含情脉脉。和亚历山大图书馆 的太阳和三角区别的是,视觉艺术学院可称之为“双眼皮”――也就是宽敞明亮的展览大厅。图书馆内部装修讲究,虽然是贴面大理石,但简约却气派。我们参观了特色小书店,复式小楼结构,还具有一个古代密室暗门的书架,里面是工作人员的休息室;参观了馆长大人一再提到的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豪华的报告厅(两层看台,装备先进如大剧院),当然最值得推荐的还是那张开的眼睛,内部比篮球场宽,三五个篮球场那么长的全玻璃顶棚的宽大空间,用于专门开办展览。这种空间对于布展而言没有限制,可以尽量的发挥创意,展厅的光线极好,灯光效果都大不必考虑了。看了这般设计,真有种大开眼界的感觉。接着继续走马观花参观了工程技术大学图书馆,两个尖的山字型构造,外墙是玻璃的观光楼梯,前面就是号称如巴黎铁塔广场一般的宽大空间,而登梯而望,举目千里,风景尽收眼底,心胸开阔,何其舒畅呀~遗憾的是这回真的只用了预定的5分钟时间,登上楼梯,进了大门接着就转身出来了,驱车赶往下一个目的地。那片宽阔的景致,那种舒怀的瞭望,相隔太久不曾体会,只此一次,又将久久难忘。

即便是不伦不类的“欧洲”,至少是适合居住的统一规划的大学园区,相信人口会越来越多,设施也会越来越完善,相比之下以实用风格为主的德式建筑,以及独踞荒地的嘉定校区就显得冷清太多,作为校区标志建筑的我们的高达14层的图书馆只能用孑然而立来形容了。